我们一般跟其他人讲话,通常都是以正常的语调在沟通,不过当对象一转到是小宝宝的时候,很多人瞬间就变成了模仿小孩说话的儿语,这时,讲话速度就会变慢、会使用像是唱歌的声音、使用奇怪的字眼等等。
但事实上,研究学者表示,家长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,应该要「谈吐清楚地正常说话」,以儿语跟孩子讲话可能并不是最适合的方式。

研究中记录了22位日本妈妈跟她们介于18到24个月大的宝宝讲话。其中研究人员也发现,母亲们对宝宝讲话的方式会比对其他成人讲话要来的不清楚。
在做出比较对照后,研究人员表示小宝宝的语言学习是全面且实际的,虽然还没有找到「父母谈吐清楚会增强小孩子语言习得能力」的证据,但是研究中也发现,孩童在学习不同的声音时,能力比成人优异许多。

于是也有不少育儿教学也表示,父母不应该使用过多的叠字词,(像是:「宝宝吃饭饭」、「狗狗在喝水水」。另外,也不应该模仿宝宝错误的发音,像是宝宝会把老虎讲成脑虎、把狮子讲成西几,这个时候,父母不应该因为可爱而模仿学习。应该要以正确且正常的口音跟孩子沟通,孩子的发音才会越来越正确。
来源:Daily Mail
虽然不确定咬字清晰地跟孩子讲话,会不会让孩子语言习得能力就更强、或是咬字就更清晰,但无论如何,都没道理用咿呀儿语、模仿孩童说话吧?
快分享给那些正在为养育孩子烦恼的爸妈们吧!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