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转型正义成为热门社会讨论话题。12月,文化部委托民间团体沃草举办展开几场「中正纪念堂转型社会讨论计画」,日前第三场工作坊请来东吴大学教授陈瑶华、建筑师谢文贵等专家和民众一起参与讨论空间的可能性,但不少民众意见相歧。

有民众指出,9日促转条例通过后,中正纪念堂下方厅楼马上就出现「拆掉中正纪念堂后应该要盖成什么样子?」的告示,然后短短几天就出现设计图,质疑民进党过去曾抗议国民党多数暴力,但现在的转型条例先以转型委员会的意见决定结局,中途开放人民讨论假装民主,不也是一种多数暴力。
有人建议,转型正义应该要一次到位,民众表示,转型正义是修复历史的过程,每一个步骤都应该要确实做好,不应出现瑕疵。如果转型的程序粗糙、毫无程序正义,无疑又会再引发另一次动乱。也有民众认为,「转型正义已经做过头了!」台湾文化都引用中国文化或引进西方文化,例如228是中日战争的延续,白色恐怖是国共战争的延续,都有其历史背景,质疑转型正义在台湾是否适用。

东吴大学教授陈瑶华则表示,过去伤害已经造成,现在该做的就是厘清意义,虽然许多历史事件有口述历史,但还是有许多档案和文件没有真正公布,执政党的确利用多数优势通过促转法,但这样的做法也能大家看到过去的重要史料。她也认为,公民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监督政府,要对有权利者抱有警觉性,对于任何法案实施有问题也要即时表达意见。
相关新闻报导影片:
参考资料:联合报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