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摄影师法雷尔 (Jo Farrell) 想记录下中国几乎快消失的文化:裹小脚。

裹小脚又称「缠足」,通常会在女孩4到9岁,脚背还没完全发育好之前裹。
裹小脚前,脚要先泡在温热的药草和动物血中,接着将脚趾扳到脚底,并用纱布裹好。

脚背和脚趾在施压过程中会断裂,一阵子后会打开裹脚布,接着再绑紧,之后再一次一次越裹越紧。裹小脚最好不要由母亲动手,因为怕母亲的「舍不得」会害女儿的脚裹得不好看。
一般普遍认为裹小脚最早出现在中国10世纪左右,对象是当时宫内的舞者,之后慢慢普及到民间。

由于缠足的女人无法自由走路,因此裹小脚被视为富有的象征 ─ 因为有钱人根本不需要东奔西跑。

从1600年开始,虽然有各种运动试图废除这项传统,但裹小脚直到20世纪初才消失。
法雷尔表示,他曾问同事目前是否还有裹小脚的女性活着,但大家都告诉他不可能。

法雷尔一有机会就问人,终于有位司机告诉他,他的祖母就是当年裹小脚的女人之一,法雷尔立刻安排飞往山东与她 (张云英-仅取其发音) 见面。
张云英表示,虽然自己有些朋友一样有裹小脚,但她们拒绝接受采访。

法雷尔拍了些她们围坐聊天吃西瓜的照片,并在2006年于伦敦画廊展出,2007年他返回山东并将作品集送给她们,而她们也表示想出现在法雷尔的下部作品集中。
法雷尔表示,当时担任他翻译的祖母苏惜荣 (仅取其发音)一样有小脚,且就住在60公里远左右,所以他一样前往拜访,并顺利让她加入摄影。

法雷尔透过不断询问,一个个找到这些裹小脚的老婆婆,甚至搭车时他也眼尖地发现目标。

法雷尔在车上看见一位有着小脚的老婆婆,马上叫计程车停下来,并赶忙下车询问可否到她家拍摄。

这些女人都经历相当艰困的时期,像是缠足、文革、日本侵华与之后的大饥荒。

她们曾以脚的大小和形状为荣。

但随后却在同个文化下,经历很长时间的污蔑和羞愧。

当时裹小脚不只是为了追求美丽,同时也是必要的选择,因为没裹小脚的女人无法嫁入同阶层人家过好生活。

当法雷尔问她们,如果时间能重来,是否还愿意裹小脚时,多数老婆婆回答「不」。

但原因大多是,在经历长时间的乱世,她们必须下田工作,而非坐着让人伺候。

法雷尔表示,她们似乎仍以小脚自豪,会不断强调自己的脚有多小。
而今拿下裹脚布已有5、60年,她们的脚再度自然成长,但她们也达到「她们所谓的」美丽。

多数情况是,这些老婆婆年轻时,其实是自愿接受裹小脚,并没有受到母亲或家人的胁迫。

这是社会对她们的期许,当时镇上的女人几乎无一反抗。

她们不希望被排除在外,也希望将来能嫁入好人家,享受美好的未来。

来源:Buzz Feed
只能说,还好这项传统已经消失了。快分享给朋友看看,让大家更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自由与幸福吧!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