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幼稚園或國小學的第一組生字,應該就是自己的姓名了吧?名字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,也是讓其他人認識自己的第一印象。有些家長選用生僻字給孩子與眾不同的開場,偶爾會造成被叫錯的困擾,不過怎麼會有人自己叫錯自己的姓名呢?
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《非常律師禹英禑》
社群平台Threads上,一位網友從小到大以為自己名字的最後一字「褔」唸二聲「ㄈㄨˊ」,爸媽和身邊親友也都這樣叫他。然而直到32歲這年,他為了手機攜碼辦手續,才得知驚人事實:「自己原來不是ㄈㄨˊ而是ㄈㄨˋ!」原PO還笑說長久以來拜拜都報錯名字,「會不會讓神明找不到我?」

翻攝自Threads
原PO身分證上最後一字是「褔」、四聲「ㄈㄨˋ」,和常見福氣的二聲「福」只差了1筆劃,仔細看才會發現左邊偏旁不同。二聲「福」是示部的,有吉祥、幸運之意;四聲「褔」的部首為衣部,作動詞「充滿」或量詞用,是計算衣物的單位。

翻攝自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網友們一開始還眼花沒發現差別,也有人驚呼長知識:「哇!第一次知道這個字!一開始還看不懂你在打什麼,認真看才發現」、「看了好久才意識到差別在哪」、「你不說我還沒注意是兩點衣,不是一點示。長知識了。謝謝分享」、「真的有褔,托你的福,多認一個字」、「所以從小到大都寫錯字嗎?畢業證書什麼的」。原PO也在留言處解釋,當初爸爸是直接把跟神明求來的姓名紙交給戶政事務所,有可能是戶政人員建檔錯誤,「目前只有確定重要證件都是ㄈㄨˋ,其餘都是ㄈㄨˊ」。如果是你會將錯就錯,還是把證件證書通通更新呢?

翻攝自Threads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