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罗病毒仍肆虐全台,防疫别轻忽!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,单周腹泻门急诊就诊人次虽有下降,但仍处于高点,从本月9日到15日仍有285,442人次因腹泻送医。前一周更超过30万人就诊,至今诺罗疫情仍是近5年同期最高。疾管署说明感染诺罗病毒的症状及潜伏期,并提醒民众如何预防。

翻摄自疾管署,下同
疾管署指出,全国近四周共接获390起腹泻群聚通报案件,为近5年同期最高,发生场所多为餐饮旅宿业。最近腹泻群聚案检测出的病原以诺罗病毒为主 (占98.6%) ,诺罗传染力很强,可能因为手碰到受污染的物品、吃到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,或是因接触病患的飞沫或排泄物而感染,「潜伏期约10~50小时」。

要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到诺罗病毒?疾管署说明诺罗病毒的症状可持续1~10天,「主要症状为水泻及呕吐等肠胃道症状,也可能有恶心、发烧、头痛、腹部痉挛、胃痛等情形。」症状持续长短或严重度会因为个人免疫力和病原种类而异,小于5岁的幼儿、老人及免疫力较差者症状会较严重。疾管署呼吁,如有疑似症状应在家休息,等症状解除至少48小时后再上班上学,外出应配戴口罩。

示意图翻摄自UC Davis Health
若想预防诺罗病毒,除了上厕所、吃东西或准备食物前要正确洗手,也要多注意食品卫生、将生/熟食分开处理,尤其「蚵、贝等带壳水产」务必彻底煮熟再吃。疾管署也提醒,「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前应戴上手套与口罩,并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 (5,000 ppm) 消毒清理」,日常清消也能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 (1,000 ppm) 擦拭门把及马桶。

示意图翻摄自unsplash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