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易发多发性骨髓瘤 背痛久久不愈应当心

70多歲的王伯伯常感到肌肉、骨頭疼痛,服用止痛藥、按摩、針灸都無法緩解,背痛越來越嚴重,最後骨頭變形、骨折、壓迫到神經,造成雙下肢無力,陸續到骨科及血液科就醫檢查才發現貧血、腎功能不佳、有異常免疫球蛋白,才發現竟是多發性骨髓瘤。成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許

December 1, 2022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【健康医疗网/记者黄心莹报导】70多岁的王伯伯常感到肌肉、骨头疼痛,服用止痛药、按摩、针灸都无法缓解,背痛越来越严重,最后骨头变形、骨折、压迫到神经,造成双下肢无力,陆续到骨科及血液科就医检查才发现贫血、肾功能不佳、有异常免疫球蛋白,才发现竟是多发性骨髓瘤。成大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许雅婷分享,除了以蛋白酶体抑制剂、免疫调节药物、类固醇合并的「三合一疗法」治疗骨髓瘤之外,常必须会同骨科、肾脏科、复健科偕同治疗,以改善器官损伤。

廣告1

 

多发性骨髓瘤好发60岁以上 恐导致肾功能变差、贫血、骨折

多发性骨髓瘤是种血液癌症,好发于60岁以上患者,男性比女性多一些。主要是骨髓内的浆细胞异常增生,许雅婷医师说明,浆细胞平时分泌免疫球蛋白抵抗病毒感染,当分泌过多异常的免疫球蛋白,会沉积在器官中,造成进一步损伤,如肾功能变差、贫血,并影响骨骼再生,严重者造成压迫性骨折;同时,侵蚀骨头会造成钙离子上升,严重可能导致脱水、意识丧失。这些症状常不易联想到与癌症相关,也因此诊断不易。

 

突破过往复发无药可续困境 二线、三线药物延长存活期

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分为两阶段,第一步为引导治疗,希望能快速减少肿瘤细胞;第二步为巩固治疗,许雅婷医师指出,如果70岁以下、体力好的患者,可以考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,再使用口服药物维持治疗,延缓疾病复发。
药物包含化疗、蛋白酶体抑制剂、免疫调节药物、单株抗体与类固醇等类型,虽然无法完全治愈,但比起过往无太多药可治疗的困境,已进步许多。许雅婷医师解释,以往做完第一线治疗后若复发,后续能选择的药物种类很少,治疗效果也不理想,存活期约2至3年 ,而现在已有二线、三线的药物可用,已将存活期拉长到5至6年以上 ,并改善生活品质,延缓病情恶化到骨折卧床、洗肾等阶段,即使肾脏功能受损,若能在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,仍有机会改善肾脏功能。
目前治疗癌症已不再单打独斗,而是将不同机转的药物合并使用,多方面抑制肿瘤细胞,以达到最佳疗效;药物也有不同条件的健保给付,对患者来说都是福音。现今治疗主流为蛋白酶体抑制剂、免疫调节药物、类固醇合并的「三合一疗法」,许雅婷医师坦言,多发性骨髓瘤基本上难逃复发,不过临床上持续有新药加入治疗阵线,再加上健保的支持,病友稳定控制疾病、延长存活期绝非不可能。

 

高龄患者疗效恐打折 盼引进新机转药物助患者

由于患者普遍高龄,如果太年长,器官损伤较严重,有时候治疗效果会打折,尤其体力、行动受到限制的患者,治疗意愿也会受到影响。许雅婷医师表示,除了目前台湾现有的抗CD38及SLAMF7的单株抗体外,国际上也有许多正在研发的新药物,未来有机会协助更多复发、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。 
许雅婷医师也补充,虽然医师也都非常期盼有更多机转的药物能进到台湾帮助患者,然而这并非一蹴可几之事,需经过许多审核与等待。因此,参与临床试验也是患者接受新疗法的机会;要澄清的是,临床试验并不是把患者当作白老鼠,而是对已经过严谨的动物实验之新药,作最后一阶段的疗效评估。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不容易诊断,许雅婷医师提醒患者,若骨头长期不适疼痛,且就医也未见好转,一定要到大医院骨科、血液肿瘤科进一步检查。

以上内容由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

贊助影片
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

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知识
加入粉絲團! 老年人易发多发性骨髓瘤 背痛久久不愈应当心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