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比受更有福? 研究:随意的善举具传染性、影响超乎想像

你一定聽過日行一善能帶來快樂!但是要做出幫助老弱婦孺貧困者的行為才叫善行?其實像是給人搭便車、送杯飲料給朋友等小小的善意舉動就能讓他人感受到溫暖和愉悅感。根據一篇2022年8月發表於《實驗心理學期刊:總論》的研究顯示,慷慨的行為具有傳染性,接受他人幫助、

October 21, 2022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你一定听过日行一善能带来快乐!但是要做出帮助老弱妇孺贫困者的行为才叫善行?其实像是给人搭便车、送杯饮料给朋友等小小的善意举动就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愉悦感。根据一篇2022年8月发表于《实验心理学期刊:总论》的研究显示,慷慨的行为具有传染性,接受他人帮助、分享或捐赠者也会相对付出,将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传递。

廣告1

 

施者未涉及金钱、关系 受者心情比想像中还要好

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兼任教授林家兴表示,生活经验让我们感觉到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研究显示受者的心情比施者所想的还要好,是很有意思的发现。林家兴教授说明,研究中「施者」所从事的善行,并没有用到自己的钱或资源,乐于助人的心情会很好,但如果要使用自己的资源或钱去帮助别人,结果可能会涉及损失多少和是否值得所影响;另外「受者」都是陌生人,针对陌生人所进行的善行比较单纯,会让受者的感受更深刻、心情通常也会比较好,若是认识的人可能就会牵涉到认识的程度及关系好坏的影响。

 

养成随时助人习惯 形成善行循环

从研究中也发现接受帮助的施者,在有机会帮助别人时,通常比较乐意,心情也会比较好,人在获得别人帮助的时候,也会诱发善心去帮助别人,形成一个善行的循环,对陌生人提供举手之劳的小善行,接受者感到的温馨与愉悦感超乎我们想像,林家兴教授建议,可以养成随时助人的习惯,让善行在社会中增长,大家自然都能从中受惠。

廣告2

 

接受善举多因举动 误判的期待非行善本意

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,接受善举的人常不是因为收到的东西是什么,而是这项举动。有些人从善或多或少会有目的性,期待做了以后会有成果或回报,希望如自己的期望发展,叶雅馨提醒,从事善举不要有太多的「以为」,以为对方会有什么反应、以为会怎么样,像是对方要很开心、不再难过或得到安抚等,当对方的反应不如预期,反倒让关怀者感到被泼冷水、不领情,觉得不值得、多此一举,「误判的期待」反而成了利社会行为的阻碍。

 

打从内心给予帮忙 这样做避免善举变负担

叶雅馨主任建议,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善举的人,打从内心给予帮忙,像是帮助焦头烂额的同事买杯咖啡、倒杯水、公益捐款等,从关心的角度就不会有过多的期待,且量力而为,避免让善举变成另一种压力或负担,同时有助于持续的从事利社会行为、累积了自己的正向情绪,及发挥善的影响力。

以上内容由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

贊助影片
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

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知识
加入粉絲團! 施比受更有福? 研究:随意的善举具传染性、影响超乎想像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